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Leersia sayanuka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17秒
秕壳草
Leersia sayanuka Ohwi
中国植物志>> 第9(2)卷 >> 禾本科 Gramineae >> 假稻属 Leersia

3.秕壳草(日名)图版2: 2,2a

Leersia sayanuka Ohwi in Acta Phytotax. et Geobot. 7(1): 36. 1938; 华东禾本科植物志174. 1962; 江苏植物志(上): 214; 图364. 1977.——Leerisa oryzoides(L.)Swartz. var. japonica Hack. ex Mats. in Bot. Mag. Tokyo. 11: 443. 1897, non. Makino 1892. Homalocenchrus oryzoides var. japonicus(Hack. )Honda in Bot. Mat. Tokyo 39: 36. 1925.——Leersia hackelii Keng in Sinensia II(nos. 5-6): 412. 1940; Bor, Grass. Burma Ceyl. Ind. Pakist. 599. 1960.

多年生,具根状茎。秆直立丛生,基部倾斜上升,具被有鳞片之芽体,高30-110厘米,节凹陷,被倒生微毛。叶鞘具小刺状粗糙;叶舌长1-2毫米,质硬,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结合;叶片灰缘色,长10-20厘米,宽5-15毫米,粗糙。圆锥花序疏松开展,长达20厘米,基部常为顶生叶鞘所包;分枝互生,长达10厘米,细弱上升,并具小枝,下部长裸露,粗糙,有角棱;穗轴节间长约5毫米;小穗柄长0.5-2毫米,粗糙,被微毛,顶端膨大;小穗长6-8毫米,宽1.5-2毫米,外秤具5脉,脊上刺毛较长,两侧脉间具小刺毛;内秤脉间被细刺毛,中脉刺毛较粗长;雄蕊3 (2)枚,花药长1-2毫米。颖果长圆形,长约5毫米,种脐线形。花果期秋季。

产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广东、广西。生于林下或溪旁、湖边水湿草地。分布于印度西北部、克什米尔地区、日本。模式标本采自日本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2002《中国植物志》第9(2)卷 010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图版2: 2,2a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